《Total Swiss逆勢成長 2018挑戰62.14億》 2018年2月12、13日,當很多人已經提前開始春節假期的時候,Total Swiss卻展現了一家百年企業生生不息的特質。 在王博士的規劃下,一連兩天舉辦了緊湊的「台灣區總裁及主管會議及集訓」活動,在會中,王博士正式透露了2017年的業績為47.8億,比2016年度成長1.8億,成長幅度3.9%。 3.9%可能是Total Swiss自創立以來成長幅度最小的一個成長率。 但是,對於一家遭遇檢調打壓,被許多人認為受傷不輕的公司而言,Total Swiss在不被外界看好,甚至被許多其他公司等著挖寶的情況下,硬是逆勢成長3.9%,這個小小的數字,甚至比2016年的9%更為可貴,而2017年的47.8億營業額,也無疑比2016年未達成的50億目標更有價值。 不過,在會議中,王博士對於台灣市場在2017年的表現並不滿意。 他說,就成長表現來看,2017年Total Swiss台灣的比不上Total Swiss韓國;Total Swiss香港的業績幾乎成長了一倍;另外,Total Swiss馬來西亞跟新加坡也有比台灣的表現好很多。 因此,王博士表示,如果Total Swiss台灣要在不到五年之內達到一百億的目標,每年最少要取得30%的成長。 根據2017年47.8億的業績基礎,成長30%之後,2018年Total Swiss台灣全年營業額最少要達到62億,精確數字是62.14億。 為了讓大家認真面對成長30%的目標,達到62.14億這個2018新里程。 王博士特別把新加坡吳文達跟馬來西亞孫義軍兩位總經理找回來,分別以「如何把消費者轉為經營者?」及「Total Swiss 事業成功操作篇」為主題,為總裁及主管上了兩堂課。 在整整兩天的會議中,最普通的「直B」兩個字,也很意外成為一個重要主題,王博士剴切的說:「我不希望看到在台灣做到100億的時候,你的收入卻沒有增加。 如果要在公司邁向一百億的過程同步擴大組織、增加收入,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的推薦新人、開發直B。 」 王博士並且強調,見獵心喜並不是一件好事,例如醫生的機會成本大約每個月20萬,這樣的族群再怎麼認同Total Swiss公司,再怎樣激賞Fit Solution產品,也絕對不會拿他的機會成本,他的名望、地位來下賭注,真正投入經營TS事業。 其他如開飛機的機師,機會成本更高,大約為4、50萬,想推薦他們來經營,也是白費功夫。 至於其他公司的「老鷹」,基於機會成本這個原因,王博士也建議大家不要去費那個心。 從這個戰略角度來看,未來真正可以幫助Total Swiss成就百年企業的最主要的有兩種人,這兩種人都是機會成本很低,甚至機會成本等於零的人。 第一種就是等午餐、等晚餐、等睡覺的「退休三等人」,第二種人就是送孫子上學之後就櫻櫻美代子的歐巴桑。 這兩種人一旦喜歡認同公司跟產品,就會逐漸產生強大的力量,而透過這兩股力量,每年成長30%的目標並不是難事,創造百億傳奇也是指日可待。 完整内容,敬請期待TSNews第四期 本文朗讀完畢。 隨時隨地聆聽與學習,提升自己的組織力、事業力。
音調
1.1
速度
0.1
音量
1
語言
返回
螢幕關閉後,Chorme瀏覽器會中斷朗讀,
開車聆聽學習,不建議使用Chorme瀏覽器。